1812年,嘉庆十七年,湖南益阳的胡家大院里,一个注定要搅动风云的娃娃呱呱坠地。他爹胡达源可是嘉庆二十四年的探花郎,官做到詹事府少詹事,妥妥的官宦世家。小胡同学打小在长沙城那叫一个风光,锦衣玉食、宝马香车,天天跟一群公子哥在岳麓山下斗蛐蛐、喝花酒,为了抢个名妓能一掷千金,活脱脱一个败家子儿。
可命运这玩意儿,总爱跟人开玩笑。1833年,胡林翼头回参加乡试,直接名落孙山。他爹气得当场拍桌子:"胡家世代书香,咋就出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!"这一嗓子,把胡林翼给吼醒了。他立马关起门来苦读三年,1836年,24岁的他一举拿下二甲第二十九名,成了进士。这速度,简直比坐火箭还快!
进了翰林院,胡林翼没想着享清福,反倒主动请缨去贵州。那会儿的贵州,可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,"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里平"。可胡林翼偏不信邪,他觉得,越是艰苦的地方,越能磨练人。
1846年,34岁的胡林翼当上了贵州安顺知府。这地儿可不太平,苗民起义一波接一波,土匪横行霸道。胡林翼刚上任,就碰到劫匪在衙门口白日行凶。他一看,这哪行啊!得想个法子治治。
胡林翼琢磨来琢磨去,觉得"用兵不如用民"。他搞了个"保甲连坐法",每十户编成一甲,要是发现土匪不报,全甲都得跟着倒霉。又弄了个"乡勇粮饷制",剿匪缴获的东西,三成分给百姓。这一招,立马见效。有次剿灭雷公山的土匪,胡林翼亲自带着乡勇攀悬崖、夜袭敌寨,缴获了八千两白银,全部分给了参战的百姓。在贵州九年,他剿灭了263次匪患,还写了本《胡氏兵法》,里面的"以民制匪、以匪攻匪"策略,后来成了湘军的战术雏形。
1855年,太平军第三次攻陷武昌,43岁的胡林翼临危受命,当上了湖北巡抚。可这湖北,简直就是个烂摊子:库银只剩800两,官员跑了一半。胡林翼一上任,就烧起了"三把火"。
第一把火,整吏治。他搞了个"三考法":考政绩、考操守、考舆情。三个月内,罢免了2个知府、13个知县,其中汉阳知县李光藻因为私吞赈灾款,直接被当街杖毙。他还提拔了20多个实干官员,组成了"胡家班"改革团队。
第二把火,活经济。他推行"漕粮折色",让农民按市价折银缴纳漕粮,一年下来,老百姓省了百万两银子。还在汉口开了个"平准钱庄",用官银打击高利贷,盐商的放贷利率从月息10分降到了3分。三年间,湖北的厘金收入从7万两暴涨到130万两。
第三把火,强军事。他把湖北绿营和湘军混编,搞了个"鄂军支湘"制度:湖北负责粮饷,湖南专门打仗。1858年,三河镇惨败后,曾国藩心灰意冷想回家,胡林翼连夜乘船去湘军大营,一句"涤生(曾国藩的字)要是退了,天下还有谁能打?"把曾国藩说得热血沸腾,又重拾斗志。
1860年,48岁的胡林翼策划了安庆战役,这一仗,直接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命运。他提出了"长围久困"的战略:让曾国荃掘壕三十里围城,派多隆阿率骑兵在桐城阻击陈玉成的援军,自己坐镇太湖调度粮草。陈玉成带着二十万大军来援,胡林翼果断调李续宜部切断粮道,太平军只能"日食稀粥一顿"。围城十一个月,胡林翼还搞了个"连环粮台",在武昌、九江、安庆设立三级中转站,保障前线日均运粮五千石。1861年9月5日,安庆城破,湘军缴获了太平军的新式洋炮37门,这一仗,成了天京陷落的前奏。
可胡林翼已经咳血数月,临终前还手绘长江布防图,叮嘱部下"务必锁住金陵门户"。1861年9月30日,胡林翼在武昌病逝,终年49岁。灵柩返乡途中,湖北百姓自发设祭棚百余里,汉口茶商集体罢市三日志哀。他生前设计的"厘金—团练"体系,支撑湘军最终攻克天京,他提拔的阎敬铭、严树森等人,后来成了洋务运动的骨干。
左宗棠曾说:"润之(胡林翼的字)就像早逝的管仲,要是多活十年,中兴气象肯定大不一样。"胡林翼的一生,从长沙城的浪荡公子,到晚清中兴的擎天巨擘,真是应了那句"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"。他既能雷霆手段整顿贪官污吏,又能菩萨心肠体恤百姓疾苦;既能跟曾国藩共商大计,又能替湘军筹粮统兵。这位被历史烟云遮蔽的湖湘英杰,就像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,经烈火揉捻,历岁月陈化,终成经典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牛达人配资-正规的配资平台-哪里可以配资炒股-配资行情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